2024-07-06 郭星奈 精彩小资讯
明清官版:
万世孚民
永膺天命
隋唐官版:
唯我独尊重
奉天承运
明清官版鲁班尺
尺度: 13.88 cm
刻度: 共10格,每格1.388 cm
用途: 定位尺寸、制作家具、房屋建造
特点:
尺身上有龙、凤、龟等吉祥图案
刻度明显,便于读取
各个刻度都有对应的尺寸名称,如“财”、“安”、“子孙满堂”等
隋唐官版鲁班尺
尺度: 23.76 cm
刻度: 共12格,每格1.98 cm
用途: 主要用于建筑设计和施工
特点:
尺身上刻有“天”、“地”、“人”三才符号
刻度较长,适合于大规模建筑的测量
各个刻度也有相应的尺寸名称,但与明清官版尺略有不同
两版鲁班尺的区别
尺度不同: 明清官版尺比隋唐官版尺短
刻度不同: 明清官版尺有10格,隋唐官版尺有12格
用途不同: 明清官版尺更适合于家具制作和室内定位,而隋唐官版尺更适合于建筑设计和施工
尺寸名称不同: 两版尺的刻度名称有部分差异
需要注意的是,市面上流通的鲁班尺可能与官方版本的尺寸和刻度有所不同。
隋唐
正一品:尚书令、仆射
从一品:侍中、尚书
正二品:尚书左右丞、左右仆射、御史大夫、内史令
从二品:尚书左右丞
正三品:御史中丞、中书舍人
从三品:尚书郎、侍郎
正四品:司空、司徒、司农卿
从四品:少府少监
明朝
一品:太傅、太师、太保
二品:大学士、六部尚书、都察院左都御史
三品:尚书侍郎、六部左侍郎
四品:尚书左侍郎、六部右侍郎
五品:太仆寺卿、光禄寺卿
清朝
一品:太傅、太师、太保
二品:大学士、吏部尚书、户部尚书
三品:吏部左侍郎、礼部左侍郎
四品:吏部右侍郎、礼部右侍郎
五品:六部左右侍郎
隋唐
科举制:隋炀帝创立,以考试选拔官员。分为秀才、明经、进士三科。
官吏任命:由皇帝直接任命,注重门第出身。
明朝
科举制:完善和发展,考试分为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三级。
吏部铨选:由吏部负责官员的选拔和任命。
清朝
科举制:沿袭明制,但增加了八股文考试。
军机处:负责军国大事,由皇帝亲信重臣组成。
八旗制度:清朝独有,八旗子弟享有官职优先权。
隋唐明清选官制度的异同
异同点:
科举制:三朝都以科举制作为主要选官方式,但考试形式和内容有所区别。
中央集权:皇帝拥有选官的最终决定权,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征。
官僚制:三朝都建立了严格的官僚制度,以文官为主体。
区别点:
贵族制:隋唐时期贵族出身仍是选官的重要条件,而明清则淡化了贵族地位。
地方选拔:隋唐时期地方有较大的选官权,而明清则加强了中央集权,地方选官权受到限制。
八旗制度:清朝独有的八旗制度为满族贵族提供了特权。
选官制度的影响
促进社会流动:科举制提供了寒门子弟入仕的途径,促进了社会流动性。
强化中央集权:中央政府通过选官制度控制了地方权力,加强了中央集权。
培养官僚人才:科举制选拔了大批受过教育的文官,为国家培养了管理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