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12-25 胡少珩 精彩小资讯
翁源八字坡肖屋
简介
翁源八字坡肖屋位于广东省翁源县龙仙镇肖屋村,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客家宗祠建筑群之一。始建于南宋绍熙元年(1190年),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。
历史背景
南宋末年,宋帝南逃至广东,大量客家人随军南下,其中肖姓先祖也来到翁源。为了祭祀祖先和联络族人,肖氏族人于绍熙元年在八字坡建造了肖屋。
建筑特点
翁源八字坡肖屋建筑宏伟,布局严谨。建筑群呈“八”字形,由五座议事廳和两座戏台组成,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。
议事廳
五座议事廳分别为:
良杰公厅(正厅):供奉肖氏始祖良杰公
远杰公厅:供奉肖氏第二代祖远杰公
成杰公厅:供奉肖氏第三代祖成杰公
文杰公厅:供奉肖氏第四代祖文杰公
恩公厅:供奉肖氏恩人
戏台
两座戏台分别为:
永福戏台:位于议事廳前方
萃英戏台:位于议事廳后方
文化内涵
翁源八字坡肖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,体现了客家人重视宗族、勤俭持家、尊师重义的精神。祠堂内还保存有大量石刻碑文、木雕、瓷器等文物,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
保护与利用
翁源八字坡肖屋在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目前,祠堂已被修缮一新,成为翁源县重要的旅游景点。祠堂还经常举办祭祖、文化交流等活动,传承客家文化。
''
翁源县八卦村
概况
翁源县八卦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,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村落,以其独特的八卦布局而闻名。八卦村建于明朝初年,由廖姓先祖创立,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
布局
八卦村以《周易》中的八卦为模型建造,分为八个方位,分别为乾、坤、艮、兑、坎、离、震、巽。村中房屋呈环形排列,每八户人家围成一个圈,并以小巷相连。全村有81户人家,对应81个卦象。
建筑特色
八卦村的房屋均为青砖灰瓦建筑,古朴典雅。房屋布局讲究,遵循八卦方位,每户人家都有正门、偏门和后门,形成“三进三出”的独特格局。房屋内部宽敞明亮,雕梁画栋,展现出明清建筑的精髓。
文化底蕴
八卦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村中建有文昌阁、祖祠、龙王庙等古迹,是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。村内还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习俗,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文化。
旅游价值
八卦村独特的八卦布局和古色古香的建筑使其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。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,领略其历史文化魅力。村中还设有民宿,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。
保护与传承
八卦村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,得到政府和当地居民的重视和保护。近几年来,政府投入巨资对八卦村进行修缮和活化,使其焕发新的活力。同时,村民们也积极传承传统文化,举办各种民俗活动,保护和弘扬八卦村的文化遗产。
翁源八字陂
简介
翁源八字陂是位于广东省翁源县城南约15公里的八字形水利陂塘,是清代粤东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。
建造历史
八字陂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(1755年),由时任翁源知县汪应泓主持修建。工程历时12年,于乾隆三十二年(1767年)完工。
结构和规模
八字陂呈八字形,由八条堤坝组成,总长约10公里,围成一个周长约15公里的巨大水库。水库面积约12平方公里,库容量约1亿立方米,蓄水能力相当于当时珠江口300多条小河的年流量总和。
作用
八字陂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,具有防洪、灌溉、航运等多项功能:
防洪:陂塘可以分蓄山洪,减轻下游洪涝灾害。
灌溉:陂塘的水通过渠道引流到周围农田,灌溉面积达数十万亩。
航运:陂塘内水流平缓,可通行船只,便利了交通运输。
历史意义
翁源八字陂是清代广东水利工程的代表作,其规模宏大、技术先进,在当时堪称水利建设的杰作。它对于保障当地农业生产、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现状
至今,翁源八字陂仍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。它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