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1-03 张岁桉 精彩小资讯
八字律诗又称五言律诗、八句律诗,是一种格律严谨的汉语诗歌形式,特点如下:
字数:每句5个字,共8句40个字。
韵脚:第一、第二句和第五、第六句押韵,称为“首联”和“颈联”。
平仄:平仄规律严格,规定各句的不同位置必须用平声或仄声。
对仗:首联、颈联和尾联(第七、第八句)相邻两句在平仄、词性、语意等方面相对称。
表现手法:多采用对比、比喻、夸张等修辞手法,语言精炼、含蓄蕴藉。
主题:内容广泛,可以抒情、叙事、写景、咏物等。
结构:一般以首联破题,颈联抒怀,尾联或点题。
举例:
杜甫 《春望》
国破山河在,
城春草木深。
感时花溅泪,
恨别鸟惊心。
烽火连三月,
家书抵万金。
白头搔更短,
浑欲不胜簪。
注释:
国破:指安史之乱导致唐朝首都长安沦陷。
城春:春天来到城池之中。
草木深:茂盛的草木遮蔽了城池。
烽火:战争的信号。
抵:比得上。
浑:完全。
不胜簪:头发稀疏,不足以用簪子固定。
解读:
这首八字律诗描写了战乱中的凄凉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首聯描繪出國家破敗卻仍然存在,城池荒廢,草木叢生。頸聯通過花和鳥的意象表達了作者面對國家危機的悲傷和哀痛。尾聯寫出戰火連綿不絕,家書難得,以及作者白髮蒼蒼,心力交瘁的慘狀。
粘指律诗中颔联和颈联的平仄相对应,即第二联和第三联的平仄相同。
具体而言,粘分为上粘和下粘:
上粘:指颔联和颈联的头两字平仄相对应。
下粘:指颔联和颈联的后两字平仄相对应。
律诗的上粘和下粘必须同时符合,才算合格的律诗。
八言律诗
八言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,具有以下特点:
每句八个字:每句由八个汉字组成。
押韵:隔句押韵,即第一句和第三句,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。
对仗:相邻两句的句式和字词对称相对应。
规范的平仄:平仄交替,一般遵循“仄仄平平仄仄平”的节奏。
固定的句式:八言律诗一般遵循五言绝句的起承转合结构,即:
起:第一句,介绍背景或提出问题。
承:第二句,承接第一句,进一步描写或阐述。
转:第三句,转折,提出新的观点或情感。
合:第四句,或点题,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思想。
八言律诗的写作规则:
上联的二、四、六句必须平声。
下联的二、四、六句必须仄声。
除了一、二、四、六句外,其他各句皆可平仄通押。
仄起式:第一句仄声起。
平起式:第一句平声起。
五言律诗是一种中国古典诗歌形式,具有以下特征:
五言:每行有五个汉字。
律:遵循固定的格律,即平仄、对仗、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。
律诗:由八句组成,分首联、颔联、颈联、尾联四部分。
格律要求:
平仄:偶数句末字仄声,奇数句末字平声。
对仗:颔联和颈联对应位置的词语平仄、词性、结构相对应。
押韵:首联、颔联和尾联的韵脚同韵,颈联可选押韵。
结构:
首联:第一、二句,开门见山,交代主题或场景。
颔联:第三、四句,承接首联,抒发情感或描写景象。
颈联:第五、六句,转折或深化,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。
尾联:第七、八句,全文,点题或抒情。